当看到老连队的荣誉室时,当兵16年的他泪流满面(组图)-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军旅

当看到老连队的荣誉室时,当兵16年的他泪流满面(组图)

2018-12-13 09:05:37 解放军报

老兵张鸿仁在视频中看到老连队荣誉室时,忍不住热泪盈眶。闻苏轶 摄

老兵回家

■雷兆强 闻苏轶

  老兵张鸿仁终究还是要和部队做最后的道别。

  “送走了你们,我才算真正退伍了。”在古浪县长途汽车站,张鸿仁说完这句话,就催着身穿军装的笔者登车。

  车站大厅里挤满了赶路和避雪的人,声音嘈杂。他们没人注意到张鸿仁表情中的落寞。他们更不会知道,这个人3天前还是一个兵,一个在军队服役了16年的老兵,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时刻备战的战士。

  张鸿仁即将加入眼前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成为他们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车站大厅之外,因为连着下了3天大雪,甘肃北部的这个县城早已银装素裹。沿街错落的房屋,跟张鸿仁过去16年记忆中整齐划一的部队营院相比,风格迥异。这个县城本该是他最熟悉的老家,这种差异感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陌生。

  在大江南北,今冬还有万千退伍老兵脱去征衣。这些离开军营的老兵,大多在部队服役了8年、12年、16年,甚至更久。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与熟悉的部队告别,又以怎样的心态去拥抱新生活?

  今年冬季士兵退役工作全面展开后,笔者跟随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原四级军士长张鸿仁的脚步,全程跟踪采访。让我们一起跨越这1300余公里的行程,见证一名老兵的退伍返乡之路。

  出了营门,大家从此天各一方

  将近凌晨3点,排房里的呼噜声此起彼伏。退伍老兵张鸿仁怎么也睡不着。他索性坐了起来,发了一会儿呆。

  当兵16年,再过几个小时,他就将离开部队。

  “军营最后一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有没有同感的兄弟起来聊会儿天?”他在微信朋友圈更新了这样一条状态,却迟迟没有回应。过了很久,他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那一天,四川盆地大雾弥漫,南方的冬季湿冷异常。

  起床号声依旧按时响起,官兵们又一次在号声中迎来新的一天。

  张鸿仁迅速穿好衣服,跑到门口,准备参加早操。可就在踏出房门时,他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军装上的军衔和胸标已经没了。前一天,他刚接到正式退伍的命令。

  在营房门口,张鸿仁愣了足足有半分钟时间。他猛然想起,自己当年来到部队的第一个早晨,也是被起床号“吓”醒的。他没想到,当兵的最后一天竟然也是如此。

  早饭过后,张鸿仁开始收拾行李。看着印有“光荣退伍”字样的绶带和大红花,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就像刚入伍的新兵”。当初,他戴着大红花来,如今又要戴着大红花离开。

  老连队的战友向张鸿仁发起了视频聊天邀请。去年该旅调整组建,张鸿仁从指挥保障连来到了信息保障队。

  在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年,他与为之奋斗了14年的老连队分开了。

  “老张,你走了……”视频画面中,最前面的战士是他老连队的战友付江鹏,旁边是他曾经带过的兵——李宁波和戚亮亮。他们远在其他营区,不能来送行,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再看一眼老班长。

  看着手机屏幕里的3个老战友,张鸿仁满脸洋溢着笑容。而当战友们转动手机镜头,他看到老连队的荣誉室,泪腺瞬间就绷不住了。

  泪水模糊了张鸿仁的眼睛。虽然看不太清,但老连队荣誉室墙上的连歌、连旗、连魂和连训,早已清晰地刻在他的心底。在那面写满荣誉的墙上,还写有他的名字。

  “三十几岁的人了,怎么还哭上了?”张鸿仁抹着眼泪,试图排遣自己突然生出的不舍之情。

  出发时间快到了,张鸿仁结束视频通话,与信息保障队里的战友告别。

  去年来到队里后,张鸿仁保持了在老连队的那种踏实作风。作为四级军士长,他依然像新兵一样要求自己,抢着打扫卫生、干杂活,丝毫没有老兵的架子。

  第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张鸿仁跑出全旅数一数二的成绩。全队官兵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个老兵,分别的时候也分外动情,很多人都哭了。

  张鸿仁朝着营区大门口的集合地点走去。他不停地回头,不停地挥手。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营区响起了歌曲《驼铃》,悲伤的曲调像潮水浸泡着战士们的离别情。

  指挥通信连上士刘鑫紧跟着张鸿仁的脚步,也来到集合地点。

  一名炊事员一路小跑,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饺子追了上来:“老伙计,部队最后一顿饺子,快趁热吃。”

  这位干了12年炊事员的上士不知道该怎么送自己的战友。听大家说,老兵退伍都要吃饺子,他就闷头做了一锅又一锅。所有的退伍老兵都吃上了他煮的饺子。

  12年前,这名炊事员和刘鑫搭乘同一趟火车,来到部队服役。他红着眼睛,给刘鑫盛了满满一碗。

  原本一滴眼泪没流的刘鑫,接过碗的时候还是哭了。他端起碗,一口气吃下这碗饺子。

  这些饺子,成为所有退伍老兵对军营最后的味觉记忆。

  在这群退伍兵中,上士王刚心里多少有些伤感。因为他所在连队的战友都还在靶场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此刻,他孤零零地等待着离开,心里想着应该不会有人来送他了。

  “王班长,王班长!”听到喊声,王刚一转头,发现全连数十名官兵已经出现在他身后。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装、背着枪从靶场赶回来的。

  班里的上等兵扑上来,给了他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王班长,你走了,谁给我讲笑话啊?”

  王刚受不住小战士那一声声抽泣,与年轻的战友抱头痛哭。

  前来送别的人,比要走的人哭得更伤心。看着那一个个以泪洗面的战友,即便是铁打的汉子也不能不动容。

  当最后一个老兵走上大巴车,营区大道上的鞭炮噼里啪啦响起,大门口的两排战士也应声敲响了锣鼓。

  老兵,真的要走了。

  告别时刻,从旅领导到门口哨兵,都以一个标准的军礼作为结束。

  车上的老兵们同样回以军礼。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后一个军礼。

  出了营门,大家从此天各一方。

1 2 3 4 共4页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网络媒体国防行

  • 专题

    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中工网

  • 专题

    本网策划:“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

  • 专题

    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倒计时-中工网

  • 专题

    第17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参加“联黎文化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