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再回“娘家”,重温他这段最美奋斗史(组图)-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军民

最美退役军人|再回“娘家”,重温他这段最美奋斗史(组图)

2019-01-09 08:10:39 中国军网

  冬日的沈阳阳光温暖,天空澄净。1月6日下午,谢彬蓉、王贵武、张保国、徐申权等4位“最美退役军人”来到有着厚重红色历史文化的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这是20位“最美退役军人”之一的徐文涛同志牵头筹建的后勤史馆。

  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坐落于沈阳市和平区南十一马路21号,是全军第一个战区级后勤史馆。难以想象,这座有着22位后勤元老、6位红色经典人物、100位后勤英模资料、40000多字的文字解说、20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的后勤史馆,曾经只是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废弃食堂。这些详实的历史资料,是徐文涛从上亿字的史料中一点点筛选出来的。从一本书、一张照片、一件文物都没有,到全军第一个战区级后勤史馆,承载着徐文涛那段难忘的奋斗经历。

  徐文涛(左一)为4位“最美退役军人”及其他参观者讲解。

  徐文涛,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2004年,已是大校军衔的高级工程师徐文涛辞去领导职务,担起了牵头筹建后勤史馆的重任。

  或许你会疑问:好端端的领导不当,为何要去筹建后勤使馆?用徐文涛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以圣洁之心建设一座红色圣殿。”当时,有着厚重后勤历史的沈阳军区并没有承载军区后勤史的物质载体,很多史料如不加紧征集就会面临遗失的风险。由于东北地区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作用,沈阳军区后勤史既是东北地区党史、军史的缩影,又是国史、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强军兴军的宝贵财富不能丢!”徐文涛暗下决心。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徐文涛筹建后勤史馆的激情被彻底点燃。他决定要尽快抢救这些红色历史,把后勤史馆建设成东北地区的红色圣殿。然而,建一座后勤使馆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当时,留给徐文涛的只有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废弃食堂,所有的军史资料都要他去一一搜集,人力物力极其有限,而“痴迷”状态下的徐文涛并不在乎这些。为了抢救和征集史料,他先后走访了几百位老首长和他们的子女;为了编好展陈大纲,他研读了几千万字的历史资料;为了精美的呈现效果,他和设计师天天坐在电脑前,从一万多张照片中一张一张地挑选、扫描、排版。长期高强度工作使徐文涛的身体每况愈下,2006年春节,徐文涛累得突发甲状腺结节出血。然而,病痛没有将徐文涛的工作热情磨灭——他开始在病床上看书、写作。

  长期从事后勤工作的徐文涛养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廉洁奉公的好习惯。在他看来,用圣洁之心建设一座红色圣殿就是要一切从注重实效出发,不贪大求洋。他说,“凡事就想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为了省钱,馆里买了打印机和刻字机,史馆的所有照片和标题大字,都是他们自己打印、自己刻制、自己安装的。每次采购材料时,他至少会带上两个人,货比三家。就这样,徐文涛带着一个士官和两个退休老同志夜以继日地奋斗,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将军史馆——这座徐文涛眼中的红色圣殿建成了。大家都称赞他创造了建设同类展馆用人最少、花钱最少、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奇迹”。

1 2 3 共3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春暖花开”策划|军事4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成就

  • 专题

    2018网络媒体国防行

  • 专题

    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中工网

  • 专题

    本网策划:“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

  • 专题

    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倒计时-中工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