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玻璃门”,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图)-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观察

打通“玻璃门”,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图)

2019-01-10 15:17:16 解放军报

  数字也会“骗人”

  在作战行动中,侦察、决策、打击、评估是一个闭环循环回路,其中评估是一个重要环节。红蓝实兵对抗演练亦是如此,评估不仅决定着一场实战化训练的水平和质量,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决定着战斗力能否提质增效,向更高层次跨越。

  一般来说,红蓝实兵对抗演练的评估裁定,通常是依据对抗演练的规则,按照“系统裁战损、人工裁过程、综合裁结果”的思路来进行的。其中,战损的裁决是直瞄打激光、间瞄打数据。从评估裁决的实践来看,“评估难”往往难就难在“数据”上。

  现代战争一个重要特点,多数情况下是超视距作战。各军兵种的红蓝实兵对抗演练,多数情况下也是在超视距下进行的。既然是超视距,又不能用实弹,且只能靠数据来说话,这也就带来了数据如何甄别的问题。

  在实兵对抗演练中,采集的数据真不真实、可不可靠,既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有技术装备因素的影响。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首先应该是技术装备的问题。

  在“金头盔”比武中,曾有这么一条评判规则:规避对手发射的导弹,只要飞出几个载荷的急转弯,就可认定是躲避导弹攻击成功。但现实的情况是,就是飞出了这组参数,未必就能成功躲避导弹的攻击。

  也有与此相反的“战例”。曾有飞行员在实兵对抗中使用了某项新战术。这个创新战法在实战化中的运用,非但没有得到认同,还广受质疑。

  这个新战法到底是一个新招,还是一个歪招?从采集来的数据分析,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不“错杀”一个创新战法,空军决定通过打实弹来验证。

  实弹验证结果证明,这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管用、值得推广的新战法。

  空军某训练基地一位从事演练评估工作的领导,也给记者谈到了一个类似的案例。由于技术和装备不到位,一次空对地的打击中,采集的数据就不准确,难以还原真实的实战情况。因此,很多部队不愿意采用这种打击方式。后来,经过实弹打击验证,发现该战法是符合实战要求的。

  正是一些数据的“不真实”,难以还原真实的实战环境,导致了“冤案错案”的出现,这也倒逼我们必须用技术手段解决数据也会“骗人”的问题。空军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空军最早实行了背靠背的实兵对抗演练,也最早尝到了评估不科学不准确的苦头。真实性的问题不解决,实战化练兵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痛定思痛,某训练基地评估中心从2015年开始自主研发主战战机全程自动评估系统。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评估中心聚合了部队、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的力量,成功用数据链把数据系统、仿真系统和评估系统融合在一起,推出了全新的“空战综合训练评估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较为准确地还原对抗双方的态势,还能准确地判定双方的对抗结果,使得实战化练兵向精细和精准方面迈进了一步,给实战化练兵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要树立起“让数据说话”的观念,但也不能对此过于迷信。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不过,无论如何“化”,人还是占主导地位的。战争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离不开数据。数据的智能化,只能辅助我们对作战感知、判断和决策,而不能代替人的最终作用。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春暖花开”策划|军事4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成就

  • 专题

    2018网络媒体国防行

  • 专题

    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中工网

  • 专题

    本网策划:“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

  • 专题

    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倒计时-中工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