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模式“二次创新”不能等不能拖-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观察

练兵模式“二次创新”不能等不能拖

2018-08-20 13:14:11 解放军报

  进入“新体制时间”,重塑转型的“一次创新”我们已胜券在握。当此之时,推进练兵模式的“二次创新”,更加需要以二次革命的精神,不等不拖、奋力推进。

  “军事训练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训练作为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是和平时期部队最经常、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科学完备的练兵模式,是检验新手段、新力量、新战法的有效载体,是历练思想、提升能力、推动建设的重要支撑。

  当前,新体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练兵模式的创新也应及时跟上。如何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练兵模式,是全军上下反映强烈、亟须解决的新问题大问题,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体制机制理顺,方能聚沙成塔;练兵模式优化,才可事半功倍。反之,如果练兵模式创新滞后于体制改革,就如同新瓶装旧酒、胶柱而鼓瑟,必然难以充分释放新体制的活力,甚至可能做虚功、打乱仗,影响练兵备战的实效,干扰改革强军的大局。

  当前,不少单位经历了编制调整、装备更新、人员重组,但是与时代“不合拍”的陈旧练兵模式,却未必得到相应调整。比如,有的单位仍摆脱不了“一线平推,步步为营”的老套路、“短兵相接,以量取胜”的老招数;有的仍未破除“自成体系”的思维惯性,开展联合训练“形联神不联”,训练质效在低层次徘徊,等等。

  另一方面,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战区主抓联合训练,军种主抓战役训练、合同训练和部队基础训练,对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有的单位名义上是革新训练模式,实际却把老模式冠以时髦的新名词,搞的是徒劳无功的“伪创新”……

  应当认识到,新体制是创新的产物,也是创新的平台。如何防止和克服守旧、守常、守成思维,使联合训练真正联起来?如何把战区和军种联手“唱戏”的舞台搭好?如何在演训中实现联合作战与联勤保障一体化融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与旧体制告别、与新体制对表,积极创新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推动军事训练精准入轨。

  与体制改革的大破大立不同,练兵模式的改进是动态调整;前者偏重于顶层设计,后者离不开“群蜂智慧”;前者可以“一声令下三军随”,后者则需要一边摸索一边完善。只要开拓创新、敢试敢闯,在不断摸索中找到正确的方法路子,就一定能把改革体制优势转化为军事训练优势、作战能力优势。

  跟着时代变、贴着战争走,是练兵永恒的法则。现代战争作战样式、制胜机理已发生深刻变化,军事训练绝不能“原地踏步”。新军事训练大纲明确规定,“创新与实战要求相一致的训练模式”,其目的就是在推动以联为纲、聚焦应急应战、提升新质作战能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提高军事训练对打赢的贡献率。

  练兵模式的升级换代,势必有很多新的训练内容要完成、新的训练课目要论证、新的训练标准要实现,更加需要各级指战员心无旁骛、全神贯注钻打仗,倾注心思、付出心血谋打赢,从而锻造出一支支敢打必胜的精兵劲旅。

  (作者单位:武警某部保障部)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中工网

  • 专题

    本网策划:“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

  • 专题

    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倒计时-中工网

  • 专题

    也门首都再遭沙特空袭 房屋倒塌现场一片狼藉

  • 专题

    立陶宛:北约士兵波罗的海举行两栖登陆演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