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病”只能用真刀真枪来打败 -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观察

“和平病”只能用真刀真枪来打败

2018-04-20 08:17:12 解放军报

  “和平病”只能用真刀真枪来打败

  ■夏宗长

  部队还是要练,不采取实战化练兵,不加强练兵的力度,就无法消除“和平病”。习主席这一“两会金句”,引起官兵持续热议,也给如何纠治“和平病”开出了“药方”。

  练兵力度越强,“和平病”就越少。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指战员整天备战打仗,睡觉吃饭都得想着防敌人偷袭,哪会有什么“和平病”?到了相对和平时期,少数官兵心中的弦松懈了,敌情观念淡薄了,练兵备战的强度下降了,“和平病”就随之生长。朱德说过:“训练自己成为国家民族的劲旅,成为党无战不胜、无坚不摧的铁军,乃是我们部队目前重要的任务,特别是环境比较安定的部队,更应如此。”朱德的话警示我们:处于和平环境下的部队,苦练不怠、精武不止,就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和平病”。

  有一本书讲述了健锐营的蜕变。健锐营曾是满清八旗兵的精锐,早年因“聚处无他诱,勤操自致精”名噪一时,取得著名的金川大捷。但到了道光年间,懒惰骄奢之风弥漫,训练废弛,军力锐减。骑射和马术原是八旗兵的看家本领,每周都要进行骑射训练,可后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致“十人上马半数落,龇牙咧嘴腿骨折”。全营火枪打靶,竟无一人全部命中。当年“威若雷霆,动如风发”的八旗兵成了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不堪一击,屡战屡败。由此可见,一旦荒废了训练,“和平病”就会愈加严重,直至无药可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深入推进实战化训练,增加了练兵的强度,纠正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和平病”。但用战斗力标准来评判,用实战的铁尺来衡量,用强大对手的实力来对照,我们的训练强度仍显不足,一些“和平病”仍然顽固地存在。比如,以不打仗的心态去做打仗的准备,戴着安全的“紧箍咒”施训,练兵备战的“二八现象”,研究现代战争积极性不高,适应新体制“三转”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单靠教育整顿不能完全解决,只能用高强度的训练逼一逼,在真枪实弹、真训实练、真考实训中全面消除。

  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当年戚继光的部队,刚开始也有怯敌的“和平病”,但经过严酷训练,终于练出自信,提振了血气,从而战无不胜。训练力度增强了,训练环境复杂了,训练课目变难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官兵的战斗作风、虎气血性、良好心理、打赢能力自然就上去了。缺少强度力度难度,是不可能成为虎狼之师的,也不可能在与敌作战中所向披靡。

  训练力度强不强,一个根本前提就看是否把训练摆在战略地位、放在中心位置,是否真正做到训练人员、时间、内容、课目的落实。我们反复讲的“二八现象”,根子就在于训练人员未落实。如果训练人员落实了,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推材料”、那么多训练计划被取消、就不会形成文山会海。打赢战争不靠材料靠实力,人员不训全,内容不训精,“二八现象”就难以根除。

  训练力度强不强,一个重要检验标准就看是否把打赢放在首位。有人一抓训练,就消极保安全,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时不敢训,这本身就是一种“和平病”。殊不知,安全不是保出来的,训练力度强了,安全才有保证。各种险难课目、极限课目、挖潜课目都没训过,一旦上了战场,不出事才怪呢!只有增强训练强度,多设险局困局难局,逼着官兵想办法去解决,才能提高应对风险、化险为夷的能力。动不动就强调安全事故,哪还有什么训练效益?新一代《军事训练条例(试行)》明确指出,“不得以安全为由简化训练内容,降低难度强度”。事实证明,训练强度有了,安全本领才会高,“和平病”才没有存在空间。

  悠悠万事,练为最要。“和平病”只能用真刀真枪来打败,用实战化训练来战胜。全军官兵都按照实战标准练起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遵循实战要求和战争节奏,哪里还会有那么多“和平病”?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军分区)

编辑:徐林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阿富汗西部摩托车爆炸致6人死亡

  • 专题

    叙利亚东古塔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撤离

  • 专题

    美国扬言:无论联合国是否允许 都将对叙采取行动

  • 专题

    日本防卫大臣就自卫队日志瞒报问题道歉

  • 专题

    俄罗斯举行胜利日阅兵彩排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