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六成“知行落差”如何补齐?-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防务

垃圾分类,六成“知行落差”如何补齐?

2019-05-30 13:19:55 检察日报

  经过近20年的推广,北京市的垃圾分类还存在哪些问题?据日前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透露,垃圾分类尚未成为居民的普遍行动和生活习惯。民意调查显示,居民对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80%,但是居民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准确投放率仅有2成。居民垃圾分类还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5月29日《北京日报》)。

  经济高速发展后,国家日益重视环保问题的解决;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之后,垃圾处理成为政府、社会和每个人共同面对和参与解决的问题。据了解,今后,北京的学校、医院、商业办公楼宇、旅游景区、酒店等将实行垃圾强制分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禁止使用一次性物品将纳入修法规划。这些措施值得称赞。垃圾处理涉及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让垃圾分类的知识、理念根植于每位市民心中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个难题才有望得到根本解决。以北京为例,80%的知晓率只带来20%的行动率。如何解决这六成的“知行落差”,是垃圾分类能否真正落地落实的关键所在。

  首先,应当保证垃圾分类的配套基础设施尽快落实到位。目前,满足垃圾“四分类”的垃圾投放设施,在政府设置的示范区已经实现了落实到位,接下来,剩余地方也有望解决。如乡村,在路边摆一个巨大的垃圾桶,或者修一个半封闭的小房子来解决垃圾回收的现状将有机会得到彻底解决。

  第二,相应罚则须落实到位。如果说完善设施是为垃圾分类铺路,必要的处罚则是为这条路设置“护栏”,可以有效地倒逼每个人行动的自觉性。去年的世界杯上,日本队被淘汰后,球迷流着眼泪收拾垃圾的情景感动了很多人。一些国家为乱扔垃圾立法,设立拘捕、罚款等处罚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完善以往单一的倡导鼓励,依法推行强制分类。为此,需要有关部门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立法,设定相应罚则使垃圾分类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守的规矩;建立对垃圾混装混运行为的举报奖励机制,通过双向监督打通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运环节,变“恶性循环”为“良性互动”。

  第三,为志愿者提供更为宽广的活动舞台。推广垃圾分类,只靠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力量远远不够,应当广泛在机关、单位、社区等选拔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通过志愿者的宣传、监督、助力,让垃圾分类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在城区工作走上正轨后,还可以发动志愿者走向广大乡村。通过这样一个个“先觉觉后觉”的过程,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自觉。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9年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 专题

    “最美退役军人”风采录

  • 专题

    走进军营“00后”

  • 专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 专题

    2018网络媒体国防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