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改文职人员的他们这样说:但为强军谋,不悔脱戎装-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军旅

转改文职人员的他们这样说:但为强军谋,不悔脱戎装

2019-01-14 09:32:22 中国军网综合

元旦前夕,一批军兵种部队干部交流到省军区系统转改文职人员,记者在宁夏军区采访了解到他们的心声——

但为强军谋,不悔脱戎装

■中国国防报记者 徐 雯 路波波 特约通讯员 周 贺

  元旦前夕,一批军兵种部队干部交流到省军区系统转改文职人员,宁夏军区所属人武部共接收51人。1月上旬,记者从北京飞赴宁夏,在银川、中卫、石嘴山等地先后采访了其中的24人。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这24人接受采访时全部穿着军装,有穿陆军服的,也有穿空军、火箭军和武警部队服装的,军衔大多是少校、上尉。

  记者问:“服装还没换?”

  “对,因为转改命令还没下达。”还有几人回答说,“穿军装的时间十分有限了,可能也就是几十天……”

  记者又问:“不舍得脱军装?”

  “当然不舍得。但是,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我们不怕脱军装,就怕与强军无关!”

  进退走留两难之间,忽然出现一条新路

  曾是陆军某团组织干部股股长的马健龙,拟转改为固原市原州区人武部文职人员。他在原部队工作成绩突出,列入后备3年,但年龄偏大的短板也日益突出。几个月前,马健龙所在团正面临调整改革,他不确定能否留队,交流转改文职人员的通知下发后,团领导建议他转改,但也尊重他个人意愿。马健龙告诉记者,他很想在部队长期干,但遇到的发展瓶颈是客观现实,在慎重考虑之后他作出转改文职的选择。他说:“进退走留两难之间,忽然出现了一条新路。这条路解开了我的心结。”

  记者采访转改文职人员时深切感受到,军旅情结或许是人世间最难解的一个职业情结。许多官兵都是这样,一旦从军,终生不舍;即使历经曲折,依然初心不改。

  从第76集团军交流到银川市金凤区人武部转改文职人员的刘建通,1999年考入西安陆军学院,后又攻读西安政治学院硕士,曾任排长、指导员、副营职干事、营教导员,经历过部队转隶、跨区调动、干部交流,仅教导员这一职,他就走了3个单位,干了6年。2018年,已38岁的他面临进退走留问题,他选择转改文职。刘建通告诉记者,他忘不了高考时他的3个志愿都填报的是军校,忘不了他的结婚照是一身戎装,忘不了他撰写国防和军队建设研究论文时的激情。他对记者说:“只要让我干与强军相关的工作就行!”

  转身走上合适岗位,继续投身改革强军

  来自空军航空兵某部的刘德夏,是一名歼击机机械师,拟转改为海原县人武部文职人员。他说,尽管他不舍得离开威武的战机,但是改革总要有人作出牺牲。再说,转改文职,一样投身强军。他告诉记者,这几年,着眼备战打仗,空军加快各类作战人才培养,他所在部队涌现出许多优秀机械师。他作为空军军官交流到省军区系统转改文职人员,具有军种知识优势。比如说,在宁夏这个地方,如何支援保障空军部队作战?如何多征空军部队所需要的优质兵员?“干这些工作,我有优势。”他说,“吸引我转改的另一个因素是,文职人员可以一直干到退休,能参与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历程。”

  记者在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武部采访转改文职人员樊启蒙时,第一印象是“人册不符”:简历上写的是陆军某旅原副连长兼军体教员,见面前记者觉得应该是个粗壮结实的人,但赶来接受采访的樊启蒙却是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白净书生”。樊启蒙说,交流到人武部转改文职人员,他觉得很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他有信心做好动员潜力调查、全民国防教育、征兵宣传等更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还有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从陆军工程防化部队交流到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武部转改文职人员的赵英杰也是如此,面带书卷气却有着浓厚的强军情怀。从陆军练兵场到国防动员系统,他找到了新的、更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服从大局兼顾个人,尽忠同时尽孝心

  大局与个人难兼顾,尽忠与尽孝难两全。以前,这是许多军人面临的一个矛盾。部队走开军官转改文职人员之路,为缓解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新方案。

  从西部战区某通信团交流到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武部转改文职人员的孟明,皮肤黝黑,黑里又透着红,并且指甲凹陷,一看就是个高原兵。孟明告诉记者,他入伍后一直在西藏服役,身体长期不能适应高原生活。国防生协议期满后他曾考虑过转业,但心中的国防情结放不下。转改文职人员的通知下发后,战友们考虑他的实际情况建议他转改。他觉得这既能解决自己身体不适应高原生活的问题,又能延续他的国防情怀,一举两得。于是,他就报了名。

  从新疆军区某师交流来转改文职人员的赵永波,父亲已故,年迈多病的母亲独自一人生活。他得知可以到家乡人武部转改文职人员的消息后决定回家乡,一边干好国防动员工作,一边照顾好母亲的晚年生活。

  军旅情深,芳华无悔。多位转改文职人员对记者说,人生轨迹虽然变了,但他们献身国防的初心不改。

  从空军某部交流到中宁县人武部转改文职人员的白冰洋,家里老人有病,他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有了孩子后他妻子辞去银行职员的工作,在家扶老携幼,一人忙不过来,就产生了一些家庭矛盾。转改通知下发后,组织上考虑他家庭的实际困难,优先推荐他到家乡的人武部转改文职人员。记者采访他那天,他加班到21时才下班,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他说:“家里的难题解决了,我更要干好工作。”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春暖花开”策划|军事4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成就

  • 专题

    2018网络媒体国防行

  • 专题

    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中工网

  • 专题

    本网策划:“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

  • 专题

    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倒计时-中工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