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来当兵-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军旅

我为什么来当兵

2018-12-13 09:38:44 解放军报

我为什么来当兵

第73集团军某新兵团新战士 丁一川

  “为什么来当兵?”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前不久,在第73集团军某新兵团组织的一次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中,新兵丁一川铿锵有力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我家四代从军,不能让红色基因在我这一代断掉!”

  有人说,我是一个有“背景”的兵。没错,我的“背景”就是“四代从军”的红色基因。

  我的太爷爷丁广法,1943年入伍参加革命,先后经历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数十次大小战役战斗,多次负伤,至今左眼失明;爷爷丁作海,1955年参军,在火热军营锤炼3年;父亲丁修虎,1986年扛起钢枪,在原第54集团军某部服役3年,多次参加重大任务。

  出生在这样一个红色家庭,每天耳濡目染都是红色故事。每当老一辈讲起“徒步行军脚底打了7个泡”“野外驻训挖个坑就睡”“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些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故事时,他们的目光中总透着骄傲与自豪。

  当时的我,始终无法完全读懂老一辈的情怀,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太爷爷和一位同班战友,两人携手走过许多枪林弹雨的日子。在一次战斗中,两人同时向敌人发起冲锋,双双受伤被送到后方,从此他便杳无音信。几十年来,每当讲起这段往事,太爷爷的心情都久久难以平复。

  那天,老战友的后辈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我们家。可分别数十载后的“重逢”,竟然是战友的黑白照片和生前留下的一封信。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太爷爷执意让家人扶他起来,换上了珍藏多年的老军装。他抬起颤抖的右手,在老战友的遗像面前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那一刻,在场所有人都泣不成声。也正是那一刻,我对“军人”二字开始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打那以后,我开始疯狂涉猎各类军事信息,更不会放过任何一次与军营生活有交集的机会。前些年,我有幸被编入某预备役部队服役一年,其间,我咬紧牙关刻苦训练,努力把每一个课目练到极致,但总觉得还是不过瘾。我知道,自己内心是多么渴望像爷爷、父亲一样,体验脚底打7个泡的感觉,感受披星戴月的战斗生活。

  今年,征兵干部到我家宣讲政策,我终于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入伍的强烈意愿。

  我知道,对于我的选择,身边一些朋友都不太理解。家庭条件不错,在预备役也过了一把“当兵瘾”;高校毕业,已经有好几家单位抛来了“橄榄枝”,薪资待遇比士官还要高几倍。为什么非要去当兵?

  不置身那段历史,就永远无法理解“军人”二字的真正意义。我想让老一辈们看到,他们为之信仰的、珍视的、守护的、奋斗的,我们这一代也必将接续下去。

  “我要当兵,当一个好兵!”这就是我的入伍动机。

  (赵 欣、王 坤、本报特约记者赖文湧整理)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网络媒体国防行

  • 专题

    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中工网

  • 专题

    本网策划:“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

  • 专题

    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倒计时-中工网

  • 专题

    第17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参加“联黎文化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