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走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军旅

打通走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2018-04-20 09:59:37 解放军报

  打通走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着眼部队实战需求科研攻关新闻调查

  ■贾志欣 张世其 赵晓伟

  部队是军事科技新成果实践的广阔舞台,如果军工研究所攻关取得的装备技术新成果被“锁”在实验室,不能及时在部队训练场这个大舞台上实战运用,这不仅不利于军工研究所自身的创新发展,也会制约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在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为了让技术新成果与部队实战需求精准对接,他们扎扎实实到部队蹲点调研、了解需求,研制出多款满足实战需求的高新武器装备,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添砖加瓦。

  部队战斗力急需解决的难点,蕴含装备研发的燃点——

  发挥新技术的“乘数效应”

  海面静谧,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演习双方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

  一声令下,演习开始。红方舰艇破浪而行,铆足劲准备与蓝方舰艇一决高下。

  “嘀嘀嘀……”报警声回荡在蓝方舰艇指挥舱,悄然前行的红方舰艇赫然出现在雷达屏幕上。

  先敌发现,方能出其不意。蓝方舰艇指挥员立即下达命令抢先攻击。红方舰艇猝不及防,败下阵来。

  复盘会上,红方舰艇指挥员心情难平,“我们和蓝方舰艇使用同样的雷达,为什么他们就能先探测到我们?”红方舰艇指挥员对雷达的性能提出了质疑。随即,一份关于演习情况的总结报告送到海军某部刘参谋的桌上。

  此事没过几天,第二十二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王红光敲开了刘参谋的房门。没想到,两人的初次见面使一项“尘封许久”的技术成果成功应用到部队。

  “你是搞电子研究的专家,帮我想想,为什么同样的装备在演习场上出现了不同结果?”刘参谋的脸上满是疑惑。

  王红光沉思片刻,开始试着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大气环境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了影响,致使雷达产生盲区。海上大气环境瞬息万变,如果运气不好碰上了恶劣环境,再好的雷达也会‘失明’。”

  “这么说,如果能监测到雷达周边的大气环境,我们使用雷达时就能趋利避害了?”刘参谋急切地问道。

  “对!前些年,我和所里同事为了弄清大气环境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下了好大功夫才做出理论模型。”王红光回答。

  “既然有成果,为什么后面没用在装备上呢?”刘参谋的追问,让王红光一时无言以对。

  王红光的这段经历折射出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研究所一些新技术没有第一时间应用到装备上,有的研究成果只作为一个实验报告或几篇论文被束之高阁。

  “研究所擅长的是基础研究,注重技术储备,缺少的是技术成果向部队的转化。”谈到这个问题,第二十二研究所副所长杨志强对笔者说,技术成果转化是打通“创新链”的过程,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的发展规律,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如果对后面阶段重视不足,就缺少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动力。

  对军工研究所来说,既要脚踏实地进行科研攻关,更要及时将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性能优异的装备,让创新“远水”解部队战斗力“近渴”。

  随后,研究所领导班子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以“大气环境监测”专业方向为试点,将基础研究的项目组,并入有着丰富产品化经验的研发部。新的团队既有理论研究,又有软件实现、硬件设计,装备研发工作也变得顺畅起来。不到一年时间,新型监测设备成功诞生了。

  装备好不好,官兵有话语权。在一次演习中,海军某舰在这型监测设备的辅助决策下,成功规避了不利的大气环境,雷达探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理论研究与装备研发的‘珠联璧合’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现在目标很清晰,就是不断研发新技术,并持续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新装备,满足部队的实战需求。”王红光对笔者说。

  军工人必须沉下心到部队蹲点调研、了解需求——

  迸发新装备研发的“思维火花”

  高级工程师李振星是所里频谱管理科研领域的翘楚。自从他来到所里,频谱领域的新技术研发都有他攻关的身影。

  这么一个技术“大拿”,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遭遇了“滑铁卢”——原来,他研制的某新型频谱监测大数据平台,经过部队多次试验后没有通过。这个项目可是李振星团队这些年集智攻关、苦苦研究的成果。

  本以为这么“高大上”的装备应该是部队官兵爱不释手的“香饽饽”。可为什么在部队试用后官兵并不欢迎?

  带着这个问题,李振星利用保障部队演习的机会,来到当时的试用部队。演习间隙,获得部队领导许可后,李振星来到指挥所,开启了他颇为自信的频谱监测大数据平台,只见屏幕上迅速显示出一份份报告,整个战场环境态势一目了然……

  “可我想知道在这种环境下,装备用什么样的频段通信最畅通?”指挥所夏参谋的反馈让李振星陷入沉思。

  再先进的装备,如不符合实战需求,官兵们也不会喜欢用。“新装备研发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是要在部队实战化训练中获得灵感。”带着这样的想法,李振星随后在部队待了5个月,收集了一大批来自官兵用装的需求反馈。

  “装备是很先进,可是操作起来太复杂。”“同类型的装备型号差异太大,本可以通用的配件却来自不同厂家,维修保养起来太繁琐……”

  官兵们的“吐槽”,反映出装备离实战标准尚有差距。带着这些问题,李振星回到所里,迅速投入到这型频谱监测大数据平台的改进当中,不到2个月时间,一款操作简便、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装备应运而生。

  在一次演习中,这款装备开机后第一时间将战场电磁频谱环境精确反馈到指挥部,有力地保障了各分队的通信需求。演习结束后,部队官兵反映说,“改进后的装备好用多了,操作简单,结果一目了然。”

  装备的国产化不是简单地做“加减法”——

  孕育中国自己的“亲生子”

  去年,一篇名为《中越边境扫雷为何不用机器人?》的文章,引起网友的关注。

  中越边境雷区地形复杂、地雷种类繁多,很多地方只能靠人工排除。炎炎夏日,我军官兵穿着厚重的防爆服在雷场搜索前行的场景,让人感动。

  前些年,官兵们用的探雷器还是上世纪90年代定型的装备,探测精度还不能满足任务需求。一直以来,掌握该核心技术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

  “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高性能探雷器的国产化。”一次技术研讨会上,第二十二研究所和陆军某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坐到了一起,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第二十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彭正辉对笔者说,研制初期,他们对国际上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悉心梳理,再吸收国内上一代装备的经验成果,最终确定了新型探雷器的研制方案。

  拿出研制方案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实现这一方案,前提是把整个硬件系统设计出来。“硬件设计可以说是整个研制项目中耗时最长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元器件测试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工作量非常庞大。有时一个放大器就有十几种性能相近的型号,性能差距虽小,放在整个电路中却会引起很大的误差。仅测试这一项,就需要我们对近千个元器件进行比对和筛选。”

  翻过硬件设计这座“娄山关”,紧接着就是软件研发这个“腊子口”。“难就难在设计出的软件系统要适应各类土壤,这正是以往装备最突出的短板。”彭正辉告诉笔者,为了使探雷器在各种土壤环境下保持很高的灵敏度,项目组用了大半年时间对各类土壤特性进行数据分析,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算法,使探雷器在复杂的土壤环境中能够让地雷无所遁形。

  在项目组的艰苦攻关下,用了不到2年时间,我军国产高灵敏度探雷器问世。这款新型探雷器,不仅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而且操作简单、使用轻便,成为官兵们排雷的好帮手。

  “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实现装备的国产化不是简单地对零部件做一些‘加减法’,而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彭正辉如是说。

  版式设计:韩 洋

  图片资料:郭晓威

编辑:徐林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阿富汗西部摩托车爆炸致6人死亡

  • 专题

    叙利亚东古塔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撤离

  • 专题

    美国扬言:无论联合国是否允许 都将对叙采取行动

  • 专题

    日本防卫大臣就自卫队日志瞒报问题道歉

  • 专题

    俄罗斯举行胜利日阅兵彩排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