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刃-2018”:在挑战极限中淬锋砺刃-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军情

“锋刃-2018”:在挑战极限中淬锋砺刃

2018-10-22 14:21:07 解放军报

  原标题:在挑战极限中淬锋砺刃——“锋刃-2018”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见闻

  燕山深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靶场,安静得只能听见风吹芦苇的“沙沙”声。武警河南总队狙击手刘付鸿峰看了一眼约300米远的劫持人质歹徒头靶,在迷彩服上轻轻擦拭了下手心里的汗。

  这是“锋刃-2018”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解救人质狙击课目现场,气氛紧张得几乎令人窒息。

  风势渐强,芦苇随风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2米高的射击平台上,刘付鸿峰认真测量风速等数据,不断修正弹道。瞄准镜里,靶标左右摆动,在晃动着的芦苇丛的衬托下,让人有种眼晕的感觉。

  5分钟里,歹徒头靶随时会在人质头部两侧出现,第1次是半头靶,第2次是全头靶,每次显靶时间仅为2秒,且打中人质要扣掉60分,苛刻的射击条件让射手倍感压力。刘付鸿峰深吸一口气,将仅有的一颗子弹装进枪膛,尔后把瞄准点放在了人质头部附近,随时等待“歹徒”出现。

  1分钟、2分钟……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付鸿峰的心情有些焦急,眼睛也开始变得酸涩。数秒之后靶标瞬间出现,狙击手的本能让刘付鸿峰果断扣动扳机。报靶显示,正中“歹徒”半头靶。

  靶标小、距离远、干扰大、射击时限短……在经历了连续几天的对决后,参赛选手进入了相对疲乏期。然而,一个个难度不断升级的竞赛课目,让他们不得不绷紧神经、严阵以待,一次次向着自己的极限发起挑战。

  在远距离精度狙击课目中,柬埔寨选手赛义哈走下射击台,摊开双手对身边的翻译摇了摇头:“太难了,这么远的距离,我不能保证全部命中。”该课目要求射手在听到开始信号后,3分钟内对3个600米外的隐显伪装靶自行搜索测定距离并实施射击。

  除了距离,山顶变幻莫测的风也让参赛队员头痛不已。正准备上场的陆军某部狙击手卓鹏,盯着测风仪屏幕上不停变化的读数,眉头拧在一起:“风速很不稳定,且最大风力已达到6米每秒。”

  “风是影响狙击精度的重要因素,复杂地形条件下这一影响更加明显。”竞赛裁判组组长孙博祥指着远处的群山向记者介绍,“目标位于半山腰,前面还有一座矮山遮挡,风在经过目标区域时方向、速度都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增加了射击难度。”

  在吉尔吉斯斯坦选手朱马巴耶夫看来,难度最大的当属综合战斗狙击课目。它要求狙击小组使用狙击步枪、手枪,35分钟内在大起伏山路上奔袭2.3公里,并在沿途7个不同位置对各类型靶标进行射击,最远目标距离为580米,重点检验狙击小组的林地潜行、山地奔袭和综合射击能力。

  冲过终点线后,朱马巴耶夫和队友已是满身大汗。他喘着粗气对记者说:“在负重条件下既要冲陡坡、攀山顶,还要进行远距离射击、晃动平台射击、立姿无依托射击,对体能、毅力和技战术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没有高难度,哪能有高能力。”谈起综合战斗狙击课目,武警部队参谋部情报局局长张晓奇说:“狙击手是枪王之王,只有平时不断挑战各种极限,才能锻造成为实战中一击制胜的‘尖刀之刃’。”(赵彬 通讯员 卢亚其 冯来来)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网络媒体国防行

  • 专题

    我与军队的不解之缘-中工网

  • 专题

    本网策划:“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

  • 专题

    2018年征兵工作进入倒计时-中工网

  • 专题

    第17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参加“联黎文化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