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闪耀五十年——写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之际-中工军事-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库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军事

头条

星光闪耀五十年——写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之际

2020-04-24 08:03:07 来源:解放军报

星光闪耀五十年

——写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之际 
解放军报记者 王天益 谭靓青 特约通讯员 张 未

  时令虽已过了谷雨,晚上8点的北京仍有几分凉意。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无数热切的眼睛追随探照灯仰望星空。20时29分,当一颗闪亮的“星”划过夜空时,人群沸腾了,人们挥舞双手,高声呼喊,咧嘴大笑……

  这些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穿越时空,定格于一张黑白胶片。

  那是1970年4月25日的北京。照片里的人们,正在仰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就在拍下这张照片的前一天,“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依靠自己力量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的国家。

  50年后的今天,这张黑白照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人们依旧不时抬头仰望星空,期待那颗“星”再次到来。

  2020年3月28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再次飞过北京上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用一组连拍照片,记录下其中20秒的轨迹。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无数人竞相观看、转发这段视频,仿佛是在透过手机、电脑屏幕,瞻仰一座中国航天的丰碑。

  50年斗转星移,50年星光闪耀。

  今天,我们再也无法凭肉眼看见“东方红一号”,再也听不到它在太空中的动人“歌唱”,但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清楚地知道,那里已有导航全球的“北斗”、筑梦空天的“天宫”、栖息月宫的“嫦娥”和“玉兔”……

  今天,“东方红一号”老了,但它一点都不孤独。因为,太空里的“中国星座”已从“一颗星”变成了“满天星”。

  中国星——

  璀璨星空留下“中国足迹”

  今年年初,一份关于世界各国航天发射情况的统计数据惹人关注:2019年,我国一年航天发射30多次,再次位居世界第一。有媒体评论说:在走向太空的道路上,中国人的脚步正越来越快,步点越来越密。

  走过万水千山,难忘启程之艰。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民企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大学生、中学生也能设计出科普卫星遨游太空时,人们很难想象,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璀璨星空印下首个“中国足迹”所走过的艰辛。

  那是一个激荡着光荣与梦想的时代——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1958年1月,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就在这一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号令如山,十万建设大军奔赴戈壁荒滩,开始建设中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国最顶尖的“大脑”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展开攻关。

  那是一场“平地起高楼”的极限挑战——

  1965年,“东方红一号”的基本方案确定,方案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方面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可对于当时科技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的中国来说,这“四个方面”中的哪一点实现起来都难如登天。

  时任“东方红一号”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像你要吃馒头,馒头买不到,面粉也买不到,甚至连小麦也买不到。你要开荒种麦子从头来。”

  那是一次次的自力更生、攻坚克难——

  当时在七机部二院工作的宋庆元,承担了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任务,单位却只有一台计算机,大部分时候都要用手摇计算器。“计算一个弹道耗时一个月,计算纸堆了一房间。”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庆元和同事精准计算出轨道数据,为实现“抓得住”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其实,直到发射成功后,宋庆元才知道自己算的是中国首枚人造卫星的数据。“我们不知道具体为什么算,但知道在为国家做很重要的事,所以夜以继日。”已经80多岁高龄的宋庆元回忆起往事,依然心潮澎湃。

  经过无数航天人默默无闻、不分昼夜的自主攻关,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而且,“东方红一号”的质量达到173千克,超过前4个发射人造卫星国家首颗卫星的质量总和。

  一星破晓,光耀五洲。

  新加坡《民报》评论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

  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工作的孙家栋则别有一番骄傲:“每一颗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能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太空,真感觉到扬眉吐气。”

  启明星——

  星辰大海里的“精神灯塔”

  4月上旬,一则航天消息传来令人振奋:实践二十号卫星激光通信通过在轨验证,高达10Gbps的速率创造了我国卫星激光通信最高纪录,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践二十号卫星是“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首飞试验星,也是“东方红卫星家族”的最新成员。

  50年来,从“东方红一号”到“东方红五号”,“东方红”已从一颗卫星衍生为一系列卫星平台。一颗颗传承着“东方红”基因的卫星,不断在新的领域创造中国航天的新纪录。

  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地,如今也已成为我国空间事业的主力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沿着“东方红一号”开启的航天事业继续前行,五院先后承担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的航天器研制工作,创造出多项新的“第一”: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颗商业出口卫星……

  “作为流淌着‘东一’血液的五院人,我们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将永立世界航天发展潮头、永续中国航天新辉煌作为毕生信念与追求。”在五院院长张洪太眼中,“东方红一号”既是伟大事业的开端,也是伟大精神的源泉。

  说来也真是传奇,50年过去了,设计寿命只有20天的“东方红一号”虽然早已失去功效,却依旧运行在近地点为400多千米、远地点为2000多千米的轨道上。

  有人因此将它比作一位年迈的老人,守望着欣欣向荣的家族英才辈出;也有人将其视为一座精神的“灯塔”,在茫茫星辰大海中照耀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走向辉煌。

  50年的漫长守望中,作为第一颗遨游太空的“中国星”,它见证了无数中国航天的“第一次”: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飞向月球的探测器、第一张出现在太空中的中国面孔、第一面闪耀在月球表面的五星红旗……

  2019年7月的一天,“东方红一号”卫星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的轨道不期而遇。这场相遇,双方在空间上相隔仅40多公里,时间上却跨越了40多年的光阴。

  这场偶然的相遇,仿佛是现实对历史的致敬,也仿佛是当下与过去的一次精神接力。无论未来我们走向多远的星辰大海,那艰难迈出的第一步都将是我们不竭的动力源泉。

  长明星——

  “东方红一号”离我们并不遥远

  “东方红一号”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半个世纪——这是时间给出的答案。漫长的岁月,带走了一位位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把无数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让那些闪烁着梦想光芒的故事变成了越来越“独家的记忆”。

  400多千米——这是空间给出的最近距离。从发射之初的肉眼可见到如今只有约7.5等星的亮度,虽然“东方红一号”运行的轨道高度变化不大,但暗淡的星光拉远了人们的视线。不少人甚至并不清楚,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仍在天际环游。

  也许,“东方红一号”真的离我们很远。可如果换一番角度观察,它其实也离我们很近。

  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你会发现——

  在北京站、长沙站、太原站,在北京、西安、天津的电报大楼,在郑州二七纪念塔、上海外滩海关大楼……在大江南北的很多地方,你都能听到同一个旋律。“东方红,太阳升……”那曾在太空中奏响的音符,至今仍飘荡在中华大地,飘荡在人们心间。

  打开心灵,仔细留意。你会发现——

  驾驶车船,“北斗”为你提供导航服务;打开电视,“中星”为你送来画音信号;出门旅行,“风云”为你提供精准气象预报……这些在天上照亮我们每个生活角落的“中国星”,很多都采用了“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等卫星平台,“东方红一号”的后辈正以各种形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聚焦航天,追根溯源。你会发现——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设计者孙家栋,后来成为我国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作为当时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后来执掌了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帅印”;主持“东方红一号”测控系统总体设计的陈芳允,则成为“北斗”导航卫星的创始人……无数在“东方红一号”事业中历练成才的航天人,开创了中国航天一个个新的伟大事业,“两弹一星”精神也随着这些事业不断升华。

  只要航天精神依然在传承,“东方红一号”就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航天事业依然在发展,“东方红一号”就离我们并不遥远。纵使它的星光已减弱、暗淡,它所代表的那一段峥嵘岁月却始终星光灿烂、熠熠生辉,在所有中国人心中经年长明。

  图片说明:

  图①:今天,“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架依旧高高矗立,宛如一座丰碑。

  图②:“东方红一号”卫星所携带的音乐播放装置。

  图③: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

  图片由国家航天局提供

编辑:高冲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专题

    领航强军新时代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 专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0周年

  • 专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